首页 > 资讯 > > > 正文
支持基础研究夯实创新根基
发布时间:2023-05-04 08:37:46   来源:经济日报  

上海:完善创新制度环境

为健全完善上海基础研究布局体系,进一步营造有利于科学家和团队潜心开展基础研究的环境,上海于2021年出台《关于加快推动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基础研究特区”制度创新试点实施“基础研究特区计划”,以支持高校、科研院所更好发挥基础研究主力军作用,加大力度推进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近日,“基础研究特区计划”已经吸纳了第二批高校试点单位。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基础研究特区’突出一个特字。一方面,通过将竞争择优的支持方式转向长期、稳定和集中支持。另一方面,赋予‘特区’充分自主权,允许自由选题、自行组织科研、自主使用经费,并在科研组织模式和管理体制机制上给予最大改革探索空间。”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基础研究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基础研究特区计划”的目标十分明确,就是重点聚焦交叉前沿领域,造就一支敢闯“无人区”的优秀青年人才队伍,探索一批更加符合基础研究规律的管理制度,并率先在优势领域形成基础研究的“上海模式”。

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中科院上海分院是“基础研究特区计划”的首批试点单位,试点以5年为资助周期,总体资助预算3亿元,第一年资助经费为每家单位各2000万元,试点单位以不少于1∶1的经费比例共同投入。同时,3家单位均围绕评价体系、经费使用等管理机制创新,开展符合各自特点的积极探索。

“85后”复旦大学航空航天系教授徐凡课题组的科研项目“宇航光帆薄膜结构稳定性与智能调控”入选了上海市“基础研究特区计划”,获得了上海市科委200万元资助。“这是我拿到经费最多的单项项目。特区项目的资源投入还可以在中期检查时根据执行情况灵活调整。”徐凡说。

近日,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成为“基础研究特区计划”第二批试点单位,该批资助经费为每家单位各1000万元/年,重点围绕“双碳”、人工智能+、量子科技、海洋等领域开展基础研究。

华东理工大学作为第二批试点,主要聚焦“双碳”领域研究。作为该校基础研究特区首批项目负责人,在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吴永真看来,获得计划支持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得到稳定的研究经费支持,未来几年内,科研团队不用被项目申报等事务性工作掣肘,能够放开手脚专注在课题研究上。

华东理工大学校长轩福贞表示,该校将进一步加强对“基础研究特区”的支持,塑造新动能、新优势,形成新理论、新技术,构建工科基础领域人才引、育、用、评新范式,打通“学研产”创新链条。(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李景)

深圳:打通成果转化链条

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田”,近年来深圳持续探索“新型基础研究范式”,走出了一条具有深圳特色的自主创新发展新路径。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副主任钟海表示,基础研究是创新的源头活水。越是源头的探索与创新,越具有不确定性,需要长期专注。因此,建立一套由上至下的多元化基础研究保障体系尤为关键。

据了解,深圳以顶层设计为引领,推出制度创新、平台搭建、强化成果转化、加大人才培育等系列“组合拳”,从多维度构建起科技创新全生态链,点燃深圳原始创新力。2019年以来,深圳相继出台《深圳市关于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实施办法》,出台实施基础研究“深研”规划,明确重点发展的20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8大未来产业,重点推进12大领域基础研究。2020年至2022年,深圳市财政投入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费用达150亿元。

依托产业集群优势大力推进“引才”工作,深圳建立起科技人员双向流动制度,建立健全青年科技人才早发现、早遴选和长期稳定支持机制。2022年,深圳新增全职院士17人,总量达91人;引进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超200个。2017年至2022年,深圳科技人才获国家基金立项数由619项增长至1400项,经费由3.13亿元增长至7.7亿元。

随着对基础研究领域的投入持续加大,一系列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初具规模,基础研究平台体系日趋完善。截至2022年,深圳已累计建设各类创新载体3223家,其中国家级153家、省级1278家。其中,光明科学城聚焦信息、生命、新材料三大学科领域,集中布局了9个大科学装置、11个前沿交叉研究平台、2个实验室、2所研究型高校共24个重大科技创新载体。深圳市光明区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张冬冬表示,截至目前,光明科学城累计投入建设资金超500亿元,其中合成生物研究、脑解析与脑模拟两个大科学装置已全面完工,正推进设备进驻,即将投用。

在科技创新过程中,打通成果转化链条是完成基础研究由“0”到“1”的关键所在。深圳正为此推动形成跨越传统象限边界的全新科技成果转化模式,运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构建全链条创新生态体系。“综合来看,深圳在基础研究领域的布局及做法以需求为导向、以市场化为牵引,构建起涵盖制度供给、经费保障、人才供给、多元转化等在内的多维度协同并进的创新链条。”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党委书记、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吴德林表示,在此过程中,仍要进一步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优化科研资金的投入效能,加大基础研究机构建设力度。(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杨阳腾)

湖北:构建多元投入机制

近日,一座国际一流的智能化农作物种质资源中期库在武汉破土动工。这座种子“方舟”总建筑面积约6670平方米,30万份农业芯片可在其中“冬眠”,能满足湖北未来30年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保存需求。湖北省农科院党委书记刘晓洪介绍,加强农业领域的基础研究,增强原始创新驱动力,是解决“卡脖子”技术问题的根子所在,湖北省农科院将主动对接国家、省级重大战略部署,开展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高标准建设湖北省农作物种质资源中期库。

“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湖北省副省长邵新宇表示,当前,湖北省正认真组织实施《湖北省基础研究规划(2022—2030年)》,统筹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提升优势学科基础研究能力。强化创新链对产业链的支撑,推进9家湖北实验室高效运行,努力创建国家实验室,力争在全国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中取得更大突破。

湖北省科技厅正式批复支持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牵头建设湖北省地球科学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华中科技大学牵头建设湖北省光学基础学科研究中心、武汉大学牵头建设湖北省化学基础学科研究中心……截至目前,湖北建有国家应用数学中心1家、省基础学科研究中心4家,覆盖了数学、光学、化学、生物学、地球科学等优势基础学科。其中,湖北省基础学科研究中心是全省基础科学研究领域协同创新的重大平台,采取“1+N”建设模式,由一家单位牵头、多家单位联合共建,形成了具有湖北特色优势、开展原始创新的科研合力。

为进一步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源投入基础研究,构建基础研究多元化投入机制,2022年9月,湖北省首次设立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首批设立的5只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发展联合基金,分别代表了地区、行业、企业3种联合基金类型,支持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与电子信息、新材料与新能源等相关领域的平台建设和人才培养。据了解,湖北省科技厅批复同意2022年度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立项资助173项,涉及38个省内科研单位,资助总经费1860万元。今年,湖北省科技厅进一步扩大省级创新发展联合基金规模,预计3年内总体投入将达到1亿元。(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柳洁 董庆森)

关键词:

推荐内容

Copyright@  2015-2022 海峡器材装备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皖ICP备2022009963号-10   联系邮箱:396 029 142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