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 > 正文
今日热文:只是我的错觉吗?现在的东西都好难吃
发布时间:2023-05-01 14:18:17   来源:39深呼吸  

五一假期无论走到哪里,从城市到乡下,都会有种感觉:现在的食物再也吃不出小时候的味道了。

那些制作精良的美食纪录片,每一部总能挑动起观众对食物的欲望,但回归现实,现代人可能正陷入前所未有的 " 美食荒漠 " 中:吃的东西散着一股工业速成味,外卖野蛮生长,购买食物前还要仔细考虑它的安全问题。


(相关资料图)

◎ 站酷海洛 PLUS

再也寻不着童年的味道了。到底是为什么会这样呢,是食物变了,还是人变了?

01

食物变了,没了原味

与小时候相比,我们现在吃的食物确实变了,确切地说,是食物的品种、生长周期、储运方式、养殖方式,以及生长环境变了。

第一,品种变了。

以前,我们吃的食物是土生土长的。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农业进入工业化时代,为了增大粮食产量,专家们培育出了各种新品种。其中的一个代价,就是使食物原本的天然口感遭受到损失。

比如市面上的西红柿,已很少能吃出酸甜味了。做个西红柿炒鸡蛋,还得放点番茄酱,这主要是因为番茄品种变了,其糖酸比与含糖量都在下降。

以前吃的土猪肉肉质紧致、口感鲜嫩,如今一些猪肉吃起来又硬又 " 柴 ",其原因之一是肌内脂肪的不同。通常认为,品质良好的猪肉肌内脂肪在肌肉组织中的含量需大于 2.5%,土猪的肌内脂肪含量大多数为 3%~5%,而一些外来品种猪的含量不足 1%。

◎ 被圈养的猪崽。/ 站酷海洛 PLUS

其次,生长周期及储运方式变了。

为了提高经济效益,食物的生长周期及储运方式也悄然发生了改变。

以前的猪要满一年才能出栏,现在的猪养半年就被宰杀了;以前的母鸡能下好几次蛋,现在的鸡还没 " 满月 " 就要成为盘中餐。

你小时候吃的瓜果,都是从树上、田间即摘即吃的,现在我们不仅能在冬天吃到夏季的时令水果,也能在北方吃到南方的品种。在漫长的储存与运输途中,食物的味道也会有所变化。

◎ 新鲜采摘下来的荔枝,准备打包运往远方。/ 站酷海洛 PLUS

第三,养殖方式变了。

曾经的乡村鸡犬声相闻,牛马猪就散养在房前屋后,活动空间很大,它们可以自由采食林间的食物。从年头到年尾,土猪、草鸡因充足的运动而增加了代谢能力,促进肌内脂肪的沉积,肉质变得紧实,口感也很棒。

现在这种景象已经消失,成千上万的禽畜挤在养殖场或者小小的笼子里,吃着标准化饲料长大。

◎ 现代化养鸡场。/ 站酷海洛 PLUS

有研究认为,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下的动物会因应激反应而导致肌肉中的乳酸积累,进而造成肌肉蛋白结构改变,让肉质变得松软,影响风味。

第四,生长环境变了。

食物的味道,与其生长的环境是无法割裂的,而生长的环境涉及到土壤、水质、空气、农药、化肥等诸多方面,这些因素发生改变,食物的口感也会随之而变。

JANA 上一项研究曾比较了美国 1950 年和 1999 年 43 种食物的营养变化,结果发现有 6 种营养素(蛋白质、钙、磷、铁、核黄素和抗坏血酸)出现了明显下降,这种现象其实与环境的改变息息相关。

以土壤为例,化肥、农药的普及实现了人类粮食的增产,但也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出现土地板结、酸化、退化等问题。土壤的过度消耗,会令农作物营养流失,进而影响食物的口感。

02

你也变了,味蕾被岁月改变

除了受客观因素影响外,食物的口感也受主观影响。

《孔子家语》曰:" 久入芝兰之室而不闻其香,久入鲍鱼之肆而不闻其臭。" 意思大概是刚走进一间有兰花香的房间时,会感到特别香,但在房里呆久了,就不会再觉得香。

饮食也是一样的道理,同样的东西小时候觉得好吃,但吃多了就没有记忆中的味道了。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 "感觉适应 "

◎ 街头巷尾的 " 老味道 " 似乎也变了。/ 站酷海洛 PLUS

此外,现代人饮食丰盛,瓜果蔬菜、水产生鲜每天都能吃到,早已没有了贫困时对食物的原始渴望。但如果让一个人饿上几天,吃大馒头也会觉得香甜。

有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味蕾会逐渐减少,品尝能力的下降也会改变我们对食物的看法。

2015 年发布于 Appetite 杂志的一项研究显示,积极情绪与甜味增强和酸味降低有关,负面情绪则相反,即人所处的境遇会影响对食物的感知,如伤心难过时 " 吃龙肉都没味道 "。

03

要产量还是要口味?

当 " 变味 " 的食物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这不禁勾起大多数人的回忆:一滴芝麻油能让整个屋子飘香;土猪肉口感醇厚,咀嚼时满嘴流油;土鸡蛋蛋白细腻、蛋黄松软,味道浓郁。

当无法触碰儿时的味道时," 土味视频 " 就成了我们的一种慰藉:烤竹筒饭的乐趣,让屏幕外的城市人垂涎欲滴;李子柒视频中清新脱俗的乡村意象,让精英白领向往不已。

◎ 令人垂涎三尺的烤竹筒饭。/ 站酷海洛 PLUS

过够了 " 食不知味 " 的城市生活," 回家种田 " 成为城市部分中产阶级推崇的生活。在部分人看来,要想找回小时候的味道,就应该摒弃 " 科技与狠活 ",回到从前的耕种模式,像真正的农民那样去劳作。

然而,这种操作方式在中国乃至全球都是不现实的,因为地球上 " 嗷嗷待哺 " 的人实在太多了,还有不少经济落后的地区为温饱问题发愁。

1800 年,地球上仅有 10 亿人口,如今这一数字已增长至 77 亿,预计 2050 年将会增至 95 亿,如果为了食物的味道而 " 开历史的倒车 ",势必会有成千上万的人忍饥挨饿。

◎ 世界人口增长预测。/ 站酷海洛 PLUS

回看中国,为了养活 14 亿人,数十年不断地对土地、种子、技术进行开发和改良,好不容易摆脱了贯穿历史始终的 " 饥荒 " 问题。现代人所排斥的化肥、农药,它们其实早已成为人类不可或缺的物质。有统计显示,若完全使用有机肥,中国粮食产量或减少 30%,这意味着有 4 亿人要挨饿;若不使用农药,则会造成 10%-50% 的损失,甚至可能导致部分农产品绝收。

总而言之,现代人之所以能吃得饱,离不开 " 科技 " 的保驾护航,我们已不可能回到从前的耕种模式,也不可能因 " 口感 " 而舍弃 " 规模化 "。在生活质量日益提高的情况下,如何让食物仍然美味和健康,是需要不断探究的课题。

编辑|廖颖瑶

编审|叶芳

封面|站酷海洛 PLUS

RECOMMEND

推荐阅读

关键词:

推荐内容

Copyright@  2015-2022 海峡器材装备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皖ICP备2022009963号-10   联系邮箱:396 029 142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