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房屋有了“智能身份证”之后(主题)
(资料图片)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黄仕强
出行路被其它车挡住,又没有留下联系电话,家住重庆市江津区乾和珑湾小区的王先生,近日出门时遇此状况。只见他不紧不慢地掏出手机,扫描墙上的二维码,链接“警快办”页面后,直接就与车主通话,顺利出行。
“家门口有了公安局制作的二维码门牌,真是太方便了。”被王先生称赞的正是重庆市江津区公安局自主研发、率先投用的“智慧门牌一码通”。如今,在当地,无论是小区还是商铺,这样的二维码随处可见。
独一无二的编码
“‘智慧门牌一码通’以二维码门楼牌为载体,为全社会各领域提供定制化扫码应用服务,实现一码多扫、一码通办。”江津区公安局治安支队基层基础大队副大队长薛丹丹说。
2017年,上级部署开展以标准地址和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实有单位为主要内容的基础信息集中采集工作。为此,江津区公安局投入大量人力,用“两条腿扫楼,一双手登记”的传统方法展开工作,但也显现出数据滞后与不准确等弊端。
于是,该局求索破题之方——“智慧门牌一码通”的思路逐渐成形。“身份证号码给了我们启发,能不能尝试为每个房屋确定一组独一无二的编码呢?”该局相关负责人说。
如今,在江津随处可见的二维码,便是一个个为房屋量身定制的编码。据了解,江津区已在全域制作安装60余万张二维码门楼牌,引导全社会通过扫码自主申报实有单位、从业人员和居住人口信息,拓展数据来源渠道和维度,覆盖了全区实有人口约136万人、87万套实有房屋、4.6万个实有单位、16万名从业人员。
基层社会治理有了“智慧脑”
“现在,我们直接扫描门楼牌上的二维码,就可以现场查询相关信息,还可以通过扫码对辖区内的网吧、旅馆、KTV等特种行业开展检查监管。”社区民警陈希告诉《工人日报》记者,其负责的辖区是典型的“城中村”,面积广,人员分布零散流动频繁。有了“智慧门牌一码通”后,既改变了“靠腿走靠手录”的方式,还让民警真正做到“人熟地熟情况熟”。
基层社会治理也因此有了“智慧脑”。商铺占道经营是城市管理的难题,在城管人员冯绪航负责的街道,部分商户总是和城管人员打游击。随着“智慧警务一码通”普及,冯绪航和同事们一旦发现门店存在占道经营等行为,扫码可直接查到商铺信息,首违标记、再违处罚,让执法有迹可循,商户接受处罚也心服口服,占道经营现象得到了有效治理,市容市貌更加干净整洁。
消防救援现场的房屋、单位、人员和设施状况,是关系到救援效果的核心要素,如果靠人力逐户搜索,效率低且风险高。现在,消防干事黄紫恒每次抵达救援现场,只需扫描门楼牌和消防栓上的二维码,房屋结构、场所情况、可能被困人员、消防设施状况等信息一目了然,“能够迅速提供处置灾害警情的关键信息,实现了公安消防之间智能化联勤联动。”
办事窗口如同开在家门口
“扫描门楼牌,就可以完成居住信息自主申报,还可以查快递,交水电费、咨询事项、办理证照、报警求助……”家住江津区双福街道的程静最近成了社区“智慧门牌一码通”义务宣传员。她说,单位的办事窗口如同就开在家门口,带来很大便利。
在薛丹丹看来,“智慧门牌一码通”就像是每个房屋的智能身份证,一户一证,是实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高效入口,能够真正将社会综合服务管理的触角延伸至房屋这一基本单元。
据了解,江津区公安局接下来将加强深度合作,把二维码门楼牌作为纽带,应用到各部门和各行业,一码打通各部门间的数据壁垒。今后,群众通过扫描二维码门楼牌,除连接“警快办”“渝快办”办理户籍、交通、出入境等公安业务外,还可办理医疗卫生、民政服务、社保服务等多项便民业务,真正智能覆盖生活全场景。
关键词: